融合教育已然是当下各国政府支持和主张的特殊儿童的主流安置模式。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主题大会上,提出全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结束各种形式的歧视,促进社会融合。2017年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回应了特殊人群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主张将残疾人学生全面纳入普通学校,让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自然的、正常的教育环境中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第23条,统筹实施多种形式的学前特殊教育,推进融合教育。
但从实践中看,却面临着不少困难,最直接的问题体现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特别是孤独症儿童数量增加,对学前融合教育的需求加大,而一般幼儿园教师缺乏对特殊儿童身心特点的理解、缺乏开展融合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导致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里的活动参与程度较低,甚至与普通儿童关系紧张,这与融合教育的初衷相悖。
孤独症儿童往往由于紧张、逃避或者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等原因造成的不适宜行为,如自我伤害、破坏物品或者拍打别人等,如果教师无法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会对孤独症儿童自身或者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的或者伤害,这也是普通儿童家长以及幼儿园教师难以接受学前融合教育的基本缘由。
在目前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除了教学法课程中普遍渗透的融合教育理念以外,还开设了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积极行为支持等,往往是侧重于以具体课程为单元的理论探讨,缺乏实践操作,更缺乏跨课程、跨学科的实际操作训练。
本实验设计以立德树人、学生中心为根本,基于《萨拉曼卡宣言》《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以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借鉴孤独症儿童干预的FBA和ABA工作思路,设计了基础认知、案例学习和探索应用三个大的模块,学习者通过对学前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行为识别、行为分析和行为引导三层次的学习,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①教学理念
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明确要求在师范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本实验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中心。依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学科优势,培养师德高尚,具有博爱情怀,热爱学前融合教育事业,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能保善教的学前融合教育创新型教师。
②实验目的
帮助学习者把握学前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应对策略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体验融合教育的成功感,树立融合教育信心,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实验模块
本实验总体上有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为实验简介,第二部分为基础认知,
让学习者了解并把握学前融合教育的由来、基本价值取向以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案例学习,这一部分共有11个案例,涉及到融合幼儿园的游戏、户外活动和午休三种场景,包含了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破坏物品行为和拍打他人行为的三种指向的挑战性行为。学习者在案例学习过程中,需分别学习三种场景中各一个不同指向的挑战性案例(系统随机出现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破坏物品行为和拍打他人行为)。完成以后才能够进入第四部分,探索应用,在这一部分,学习者需要完成一个系统随机退出的案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交答案以后会得到一个成绩。如果不满意,还可以继续学习5次,直到获得满意的成绩。
④实验流程
实验流程部分,学习者登录后进入主界面,有四个部分,第一是实验简介,第二是基础认知,第三是案例学习,第四是探索应用。
学习者需首先阅读实验简介,明确实验目标、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在基础认知部分,学习者需明确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理念、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明确学前融合教育的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出彩的机会的教育公平价值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公正价值。
⑤建构依据
本虚拟仿真实验主要是基于《萨拉曼卡宣言》《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以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借鉴孤独症儿童干预的FBA和ABA工作思路,整合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多门学科而建构的。
步骤 序号 | 环节 | 实验的内 容及目 | 学生自主实验过程描述(赋分步骤名称) | 赋分模型描述:包括每步实验结果与最优结果符合度的评分模型及学生实验技能天赋与实验技能养成的评分模型,两者合计赋分 | 步骤满分 | 合理用时 | 评级在(优良中差/abcd) | 所属板块 | 占比 | 每步成绩基本要求 |
1 | 学前融合教育认知 | 1.了解学前融合教育价值取向 | 阅读学前融合教育价值取向 | 点击“学前融合教育价值取向”+3分 | 3分 | 3分钟 | 9-10分优 7-8分良 6分中 0-5分差 | 第一模块 | 10% | 1.了解学前融合教育价值取向 2.阅读本部分内容,阅读时间1分钟以上 |
2 | 2.把握学前融合教育基本理念 | 阅读学前融合教育基本理念 | 点击“学前融合教育基本理念”+3分 | 3分 | 3分钟 | 1.把握学前融合教育基本理念 2.阅读本部分内容,阅读时间1分钟以上 | ||||
3 | 3.巩固学前融合教育理论基础 | 阅读学前融合教育理论基础 | 点击“学前融合教育理论基础”+3分 | 3分 | 3分钟 | 1.巩固学前融合教育理论基础 2.阅读本部分内容,阅读时间1分钟以上 | ||||
4 | 4.了解孤独症儿童行为严重程度划分依据 | 阅读孤独症儿童行为严重程度划分依据 | 点击“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认知”+1分 | 1分 | 1分钟 | 1.了解孤独症儿童行为严重程度划分依据 2.阅读本部分内容,阅读时间1分钟以上 | ||||
5 | 案例学习3-1 | 观察、识别、描述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 | 观看画面,发现孤独症儿童的挑战性行为(自伤)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自伤行为”+3分 | 3分 | 6分钟 | 12-14分优 9-11分良 6-8分中 0-5分差 | 第二模块 | 14%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自伤行为 |
6 | 分析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原因 | 能够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原因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原因”+3分 | 3分 | 4分钟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原因 | ||||
7 | 辨别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严重程度,并据此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 能够判断出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严重程度,并据此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 1.“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严重程度”+2分 2.“采取正确应对策略1个”+2分(“采取正确应对策略2个”+4分;“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6分 | 8分 | 6分钟 | 1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严重程度 2.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 | ||||
8 | 案例学习3-2 | 观察、识别描述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 | 观看画面,发现孤独症儿童的挑战性行为(拍打他人)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拍打他人行为”+3分 | 3分 | 6分钟 | 12-14分优 9-11分良 6-8分中 0-5分差 | 14%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拍打他人行为 | |
9 | 分析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原因 | 能够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原因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原因”+3分 | 3分 | 4分钟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原因 | ||||
10 | 辨别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严重程度,并据此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 能够判断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严重程度,并据此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 1.“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严重程度”+2分 2.“采取正确应对策略1个”+2分(“采取正确应对策略2个”+4分;“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6分 | 8分 | 6分钟 | 1.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拍打他人行为的严重程度 2.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 | ||||
11 | 案例学习3-3 | 观察、识别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 | 观看画面,发现孤独症儿童的挑战性行为(破坏物品)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破坏物品行为”+3分 | 3分 | 6分钟 | 12-14分优 9-11分良 6-8分中 0-5分差 | 14%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破坏物品行为 | |
12 | 分析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原因 | 能够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原因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原因”+3分 | 3分 | 4分钟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原因 | ||||
13 | 辨别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严重程度,并据此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 能够判断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严重程度,并据此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 1.“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严重程度”+2分 2.“采取正确应对策略1个”+2分(“采取正确应对策略2个”+4分;“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6分 | 8分 | 6分钟 | 1.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破坏与物品行为的严重程度 2.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 | ||||
14 | 探索应用 | 观察、识别描述出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 | 观察、识别描述出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挑战性行为”+13分 | 13分 | 7分钟 | 40-48分优 30-39分良 20-29分中 0-19分差 | 第三模块 | 48% | 正确描述出孤独症儿童的破坏物品行为 |
15 | 分析出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原因 | 分析出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原因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原因”+10分 | 10分 | 7分钟 | 准确分析出孤独症儿童破坏物品行为的原因 | ||||
16 | 辨别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严重程度 | 辨别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严重程度 | “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的严重程度”+10分 | 10分 | 7分钟 | 正确判断出孤独症儿童破坏与物品行为的严重程度 | ||||
17 | 根据对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分析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 根据对孤独症儿童挑战性行为分析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 1.“采取正确应对策略1个”+5分 2.“采取正确应对策略2个”+10分 3.“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15分 | 15分 | 11分钟 | 采取正确应对策略3个 |